溫馨提示

深夜看書請開啟夜間模式,閱讀體驗更好哦~

第5章 中醫之德(三)

26

-

逾三百萬人學習成長!

您如何看待疾病?

您認為疾病的產生原因是什麼

解答:

人類的疾病,在分類上簡而言之,隻分為“表”和“裡”兩大類,也就是“淺”與“深”兩部分,外感、內傷是最重要的致病原因。

表病,常見於“外感八邪”;裡病,則常見於“內傷情誌”。

表病,源自於外邪侵襲而營衛能量不高、不純以及不穩固;“裡病”,則源自於心性素質偏低,五陰生五誌而自耗自毀,內在能量品質差,中氣不足而難以中和化解所造成。

表裡互為因果關係的“邪之所腠,其氣必虛”的家賊難防,家賊引外賊,兩者相互影響與製約的破壞性加重,則是疾病易發和難治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關於疾病產生的根本原因,我提出過疾病的三因學說,這也是基於老子“三生萬物”思想的一種延伸。

一切疾病都有三種因素,這就是本因、內因、外因。

三種因素的綜合作用性,是人類疾病生成的原因。

目前醫學界隻關注到內因和外因,而忽視本因,這是丟失了“內文明”的修身實踐而產生的必然現象。

01

本因,源自“物質不滅”的學說思想,“物質不滅”包括著能量的不滅性,不消失而隻存在轉化,這是一種自然的客觀規律。

02

本因,是一種特殊的能量形態,隻有在修身達到《易經·明夷》中所說的“內文明而外柔順,以蒙大難,文王以之”,《易經·乾》所說的“見龍在田,天下文明”,以及《大學》中所說的“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”的狀態以後,才能在慧觀下進行捕捉髮現。

03

本因中包含著有質無形的質元、物元、體元三種形態,這種三元形態並不能被肉眼所直接發現,但是卻又客觀地存在著,並且具有活力性和疾病成因性。

內因之中,人們離道失德,不再尊道貴德,失去精氣神內守如一,從而喪失“正氣內存,誌不內生”的生理功能。

“虛其心,實其腹,弱其誌,強其骨”的聖人之治修身方法的失落,就是疾病生成三因中的核心內因。

這個內因的概念,也與常見的病因分析方法不同,它是把握住心性狀態和能量狀態、五類情誌活動狀態以及功能性和器質性狀態,綜合性地分析原因,而不是僅僅單純地依據功能狀態和器質性變化分析疾病的成因。

我曾在《道醫學》一書中詳細闡述過五德缺失與疾病的關係,例如仁德不足,不僅肝臓本身容易患上肝炎、肝硬化,而且還會害了其(肝)子女(心),引起心血管的疾病,同時會損傷其鄰居——脾或肺,以及拖累自己的母親——腎,耗空腎臓內的能量,引起腎的病變。

內在五陰的活動和失損,都是相互作用地存在著。

內傷情誌,是疾病生成的主體因素。五誌內傷中,內陰中的心陰是生成五誌的統帥,分析病因同樣要擒賊先擒王。

相由心生,病由心生,這個生成的源頭是一致地指向心靈。

隻要把握住心靈的扶正祛邪,心居“道〇”用“德一”,用“德一”這個生命的陽光能量和品格朗照體內深層,五陰也就必然轉陽,五賊的情誌也就無從透發,這是對疾病內因釜底抽薪、切斷根源的調治方法。

《黃帝內經》曰:“五穀為養”,

說明全穀物種子精華

其實最養人的身體!

但你知道《黃帝內經》這句話的意義嗎?

“天之在我者德也

地之在我者氣也

德流氣薄而生者也

中醫元典《黃帝內經》曰:“天之在我者德也,地之在我者氣也,德流氣薄而生者也。即“天德養神,地穀養形”,簡單的說,即宇宙的道德營養著人們的精神,也就是性體係統;而地上的五穀所滋養的是我們的形體,也就是命體係統!

從《黃帝內經》的揭示來說:“德”並不僅是西方哲學簡單定義的,隻是一種外在行為規範、隻是一種品質與品格。更重要的是,它具有能量性,丟失了道德能量的滋養,我們也將失去身心健康!

-

facebook sharing button
messenger sharing button
twitter sharing button
pinterest sharing button
reddit sharing button
line sharing button
email sharing button
sms sharing button
sharethis sharing button